绩镛先锋│@100名党员讲100个党史故事(22) 文立正:日寇未灭,何以家为

发布时间: 2021-05-01 08:46:18 已阅读:


西汉时期,大将霍去病饮马瀚海,封狼居胥,面对汉武帝的府邸封赏,他却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两千多年后,日寇疯狂侵我中华,文立正毅然投笔从戎,浴血抗战。当继祖母急迫催问婚事时,他也做了相似的回答:“我们在外只谈工作,根本不顾私事!”意思是:抗战不胜利,根本不考虑成家。


文立正,原名文立徵,字国遒,湖南衡山人。1911年4月出生在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一个军官家庭。6岁时,在家乡的私塾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老师的循循善诱,使他从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4年9月,文立正考入当时北平四大名校之一的辅仁大学,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或许出于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或许出于对辅仁大学、对化学系的无比热爱,他总是过着刻苦的生活。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起床开始背诵英语单词;上午,认真听取老师授课,做好课堂笔记;下午,几乎每天都呆在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写报告;晚上,则到图书馆翻阅各类书籍和资料,充实自己的知识。当别人在睡懒觉时,他却早已起床学习,当别人下课后游玩时,他却在认真读书、做实验。闻鸡起舞的生活,使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即使是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全英文授课,他也能很快适应。在与弟弟往来的书信中,常能见到他用英语交流思想。平日里,他课余时间看书累了,便拿出口琴吹奏,同学们也十分喜欢听他吹奏出的优美旋律。


在外求学的文立正,心中总挂念着亲人。他怀着满腔热忱经常给读高中的弟弟文立徽写信,勉励弟弟立志报国,“今夜一过,明天又是新年,你应当仔仔细细想想你所要做的事,如何准备你的将来,对着全国、全世界。”他告诫弟弟求学成材,“我希望‘你的面巾上有因打球流的汗,也有因读书流的汗渍’。”“一个人能解决吃饭问题,固然重要,但我以为终身毫无学问上的享受,何不长眠以休乎!”他的家书里,更有许多教诲弟弟修身养性、关心国事的言语。一份份家书,一句句嘱咐,表达了一位有理想有抱负青年的爱国之情,也传达了他对弟弟、对家人的深深爱意。

校园读书期间,文立正经常关注时事政治。当时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华北,祖国大片河山落入敌手,国民党政府竟奉行不抵抗政策,抗日的前途在哪里?国家孱弱、社会黑暗、官吏腐败,谁又能拯救中国?这些都是他苦苦思考的问题。

在一次庆祝大会上,文立正听到一位共产党员号召人民团结抗日的演讲。他激动不已地说:“我过去长久思考的问题,现在总算有了答案,我看,抗日的前途就在这些共产党人身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后来,参与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让文立正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抗日救亡的迫切渴望;《八一宣言》的发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更让文立正深深感受到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决心和真诚。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心一意紧跟共产党走,为党的事业、为抗日救国奉献一切!

1937年6月,文立正毅然办理大学退学手续。当时他已读大三,大学毕业指日可待。退学抗日,不仅意味着他将离开喜爱的大学,热爱的学业,更意味着他将出生入死,远离亲人。可是个人事小,国家事大,他知道抗日前线正需要热血青年的英勇献身,共产党的事业正需要追求者的勇往直前,他坚定地表示:“不赶走日本强盗,我再不返校园!”

 1938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事业。他远离家乡亲人,全身心投入对敌斗争,先后担任山东鲁南人民抗日自卫军政训处副处长、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第一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尼山支队政治处主任、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独立支队代理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中共鲁南区二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等职。他转战南北,浴血沙场,率领队伍爬飞车、断铁轨、炸火车、袭洋行、毁桥梁、夺机枪,打得日寇丢盔弃甲,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神出鬼没的对敌作战战术,使他很快成为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后来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小说和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便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人物。

 

 

青年党员说

日寇未灭,何以为家——从文立正身上,我看到了家国情怀,看到了大义,看到了勇气。读史使人明智。中国革命史上的英雄事迹,总会给我启迪,引我深思。当今的中国,和平,富足,强大。人们不再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战争的折磨。可是在如今,却有一些人反而失去了精神信仰。有人批评当今的大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为自身的前途考虑无可厚非,可是当年的文立正又何尝不是面临着个人事与国家事的选择。文立正有着光明的学业前途,可他毅然选择了充满危险的抗日之路。文立正的选择是事关生死的选择。文立正的勇气与大义让他选择了为民族解放而抗争的道路。“终身毫无学问上的享受,何不长眠以休乎!”这句话点醒了我。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只有所做之事能造福更多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享受只能带来片刻的舒坦,这种片刻的舒坦是没有意义的。在当今的中国,还存在许多需要青年的战场——抗疫、脱贫、支教等等。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文立正面临的困难简直不值一提,至少在我们不必面临真枪实战。做一个利他主义者,做一个有大义的人,便是文立正给我的启迪。

——罗佳

文立正同志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到保卫祖国的第一线。他的英雄事迹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让人动容。我们多应该明白,国家大事与每一个国民都息息相关,国家的前途命运与每一个国民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国家大义面前能够牺牲一切,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有的觉悟。

文立正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就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才能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一点一点争取过来的。纵使时代不同,我们也不能失去这份血性,更不能遗忘这份信念。先辈的流血与牺牲造就了历史的光辉,昨日的光辉要铭记于心,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代青年,更要敢拼敢闯,敢于冲在国家最需要的前线。吾辈当自强,要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要注重身体锻炼,也当求学励志,增强本领,以期为国为社会为人民更好地服务。

——张圆媛

古有霍去病饮马瀚海,封狼居胥。今有文立正日寇未灭,何以家为。中华儿女在不同时代总是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勇担时代重任这句话。作为一名党员同志更是要明白这句话的重量与责任担当,尤其是我们青年党员,在国家快速发展亟需我们的时刻,更是要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挺身而出。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如这些烈士前辈们一样在沙场保卫国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轰烈的革命行为。但不同时代的家国精神是一致的,无论何时,都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勇担责任,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瑞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文立正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学业,一心投入到抗日运动当中。在他的心中,国家、民族的安全与利益远远高于个人,只有赶走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完整才有资格谈个人的发展。个人事小,国家事大。文立正在这样的坚定信念下,加入了和他有着共同目标的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宝贵生命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学习了文立正的英雄事迹,给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同样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们虽不必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也应当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曾杨丽娜

学习了文立正同志的事迹,感受到了同样作为大学生党员,自身与其伟大品质之间的差距,文立正同志为了抗日毅然放弃自身大三的学业,投身敌后战场,带领战士们进行游击斗争,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抗战,今日的我们处于和平年代,祖国富强,不需要放弃学业投身军旅,但是这种精神同样应该被我们继承,当面临自身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分歧,物质利益与理想信念的冲突时我们要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向与文立正同志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看齐。

——郭宾

国破家亡祸在眉梢,一介书生热血狂潮;旗正飘,马正萧,不报国仇恨不消。铁道游击队的故事陪伴了我们的整个童年。很难想象那威震敌胆的文政委,曾也是一位扎根书海的学子。民族存亡之际,他弃笔从戎,投身革命,挽救国家于危难。“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声仿佛又在耳畔响起,文立正的精神还在华夏大地熠熠生辉。

——郭健锋

 


稿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姚欢容 审核:汪全洲 李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