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镛先锋│@100名党员讲100个党史故事(81) 韦焕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
发布时间: 2021-06-29 17:38:51 已阅读:这是一位身形瘦削、打扮普通的老农民,不熟悉的人很难将他与各种“第一”联系在一起,他住了大半辈子的合寨村,被誉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而他正是“第一个村委会主任”——韦焕能。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荣获了“改革先锋”的称号。
41年前的韦焕能怎么也想不到,他和几名村干部组成的“村民委员会”,竟然开创了中国村民自治的先河。这个事件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家庭承包合同上按下红手印,闯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一并被称为“中国农村两次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变革”。
合寨村12个自然屯,韦焕能所在的果作屯有6个生产队,他担任第一生产队长。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合寨村,实行分田到户后,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但同时,原有的生产队管理体制也成了“空架子”,管理涣散,村里村外的问题和矛盾也多了。村民们概括为“六多一少”——赌博闹事多、偷牛盗马多、乱砍滥伐林木多、唱流氓山歌多、放浪荡牛马多、搞封建迷信活动多、管事的人少。
韦焕能主动召集其他 5个生产队的干部到家里商量,提出“建立新的管理组织和产生新的领导班子,把村里的事情管理好”。大家一致同意,可新的领导谁来当?这着实令人犯难:过去的生产队长由上级任命,新的组织领导又由谁来任命呢?几次开会讨论后,大家决定由群众进行不记名投票选举。
1980年2月5日,在一棵几人合抱的大樟树下,果作屯村民们召开了全村大会,选举村领导班子。全村125户,一家派一个代表,共有85户参加。韦焕能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我们采用差额选举,6个生产队有6个候选人。选举时,每个代表发了一张纸片,再用一个竹子做的米筒当投票箱。”韦焕能全票当选为果作屯第一届村委会主任,“5个人组成领导班子,主任一正两副,一个会计,一个出纳”。
新的干部选举出来,村民们又提出了新问题:“主任啊,选出来的机构叫什么名称?”韦焕能与干部们合计:城市里有居委会,我们是农村,应该叫村民委员会,寓意由村民投票选出,为村民服务。这一建议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赞成。
当年7月14日,果作村村委会再次在大樟树下召开群众大会,表决通过《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有9条,护林公约有6条,一共15条”,韦焕能说,村干部逐条逐条地念给村民代表听,村民同意,便按下鲜红拇指印或盖上印章,表示通过。会后,细心的韦焕能将盖有村民印章和红手印的《村规民约》保存了下来。不曾想,这几页信笺成为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诞生的历史印记。
如今,这名“退而不休”的老村主任,仍然带领村民发展桑蚕产业,走上致富之路。有人问他,当年带头搞起村民自治,就不怕做不好,就没想过失败?韦焕能沉吟片刻:“也怕,但作为共产党员,要带头解决问题。”
41年来,合寨村通过实行村民自治,多渠道筹集资金,陆续解决了用电、自来水、修建校舍、道路硬化、修葺水渠、安装闭路电视等民生问题。村委会先后经历9次换届,始终保持着高透明度及公正性,没有出现过村干部贿选、决策专断、贪污挪用等问题。
合寨村村口的牌坊上,“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题字苍劲有力。在这位中国村民自治的开拓者代表看来,村民自治与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一直同步,它们扎根于厚土,蓬勃成长,且始终创新。
青年党员说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但是在1982年之前,这种村民自治的方式还是一种探索!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正确的选择,如今的村民自治已经很普遍,而这都与韦焕能同志的创举分不开,他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打下了基础。在这种模式下,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基础都有了保障,不仅活跃了农村的经济,还为当今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借鉴。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要继续探索前行。(陈艳秋)
在这次的党史学习中,我学习到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形成了鲜明特色,并且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应当倍加珍惜并发扬光大。给我带来的启示有:基层群众自治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基层群众自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推进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在历史的进程下,我们应该不断完善,不断总结,继续推进我们的基层群众自治。(龙燚)
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从做得到的事情做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一步一步推进。通过基层的民主实践锻炼,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提髙了参政议政能力,逐步学会了依法、理性地行使民主权利,这种渐进式的发展,避免了不切实际的极端冒进,降低了风险和成本,使国家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发展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问题,也使得亿万人民群众在稳定有序的基层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实践证明,没有渐进的民主建设,就没有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进、和谐发展。(余翔)
数量巨多的城乡社区,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基层,犹如一个个神经末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城乡社区治理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社区基层民主和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基层民主,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人民民主的实践中,使人民民主从一个政治概念变为一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民主权利息息相关的政治生活方式,使人民民主有了最广大和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刘家琛)
供稿: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郭英斌
审核:汪全洲 李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