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镛先锋│@100名党员讲100个党史故事(85) 廖俊波:苦干实干 造福一方
发布时间: 2021-06-29 17:41:23 已阅读:廖俊波,福建浦城人,中共党员,1968年8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曾任福建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
2011年6月,廖俊波来到政和县工作时,这里是福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长期居全省末位。经过几年努力,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贫困县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其中,针对农民发展生产“贷款难”问题,廖俊波走访了县里每一家银行,最终以200万元为政府保证金,推出“三农小额担保贷款”的定制型信贷产品。短短3年,当地邮储银行发放支农信贷6000余万元,惠及农民700多户,带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
扑下身子 苦干实干
廖俊波工作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他却从来都是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2016年10月,南平市确定把武夷新区作为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身为副市长的廖俊波,致力于通过城市规划建设,有力支撑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廖俊波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期间,组织开展“新区建设攻坚战”,实行片区指挥长负责制,武夷新区的建设突飞猛进:闽铝轻量化车厢和物流车项目仅69天就建成投产;智谷软件园项目建设仅用了100多天……
倾尽一生为“樵夫”
廖俊波的微信昵称是“樵夫”,他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大家的“砍柴人”。就是这样一位“樵夫”,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致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却用一生切实的行动诠释着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他常说“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廖俊波以务实担当的作风,推动了当地干部队伍精气神为之一新。
绿我涓滴,为民造福
廖俊波同志拥有一颗热乎乎的“百姓心”,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忙得顾不上妻儿老小;接待来访群众总是满脸微笑、态度亲和,临走时还不忘递上自己的名片;他干工作,首先想的是“决不让老百姓吃亏”,在群众眼里,他是“和农民坐一条板凳的人”。心贴心才能得人心,心连心才能聚合力。对各级干部来说,时时处处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2015年,廖俊波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2019年,当选“最美奋斗者”。
青年党员说
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为了和平无私奉献,前赴后继的英雄烈士,放眼当下有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恪尽职守,奋战一线的基层干部。廖俊波就是那个坚守基层的砍柴人,他捍卫公平正义,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百姓,用苦干实干将经济发展收获的“薪柴”带给民众。在“小家”与“大家”、“祖国”与“自我”间作出了不平凡选择。(陈思奇)
廖俊波同志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的樵夫”。用脚步丈量出园区,用实干改变当地群众贫穷的面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他坚守的工作使命和职责,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正是在这样一位优秀的干部带领下,政和县取得了从长期居于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跃居到全省前十名的发展成果,老百姓过上了更好的日子,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党员同志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践行党的宗旨,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用一生的努力去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敢于担当,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坚守人民情怀,求真务实,勿忘初心使命!(张雅丽)
廖俊波同志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党百年奋斗中新时代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干部代表。他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工作期间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任职期间,他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深入基层,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廖俊波同志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陈琳)
廖俊波同志生前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善于深入群众中,与群众打成一片,视群众为父母,通过坐“炕头“听民声、掀“灶头”看疾苦、下“地头”寻富路,精准施政、坦荡做人,从而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与赞誉。党员同志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常坐老百姓“炕头”,倾听基层呼声,要善于听出基层反映问题的焦点,找出破解矛盾难题的突破口。(龚光菊)
供稿:研究生第四党支部 霍佳康
审核:汪全洲、李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