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镛先锋│@100名党员讲100个党史故事(93) “当代愚公”毛相林

发布时间: 2021-06-29 17:45:16 已阅读:

毛相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月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来”——毛相林

1997年,38岁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作出惊人决定——修公路。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被四面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难如登天。当时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条108道拐”的古道,去县城一来一回至少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庄村民,近一半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贫穷闭塞成为下庄人难以摆脱的宿命。“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就算再难,我也要带头冲一冲。”毛相林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路必须修下去,人不能白死”——毛相林

开工修路第三年,不到两个月,接连有2名修路的村民献身。26岁的村民沈庆富,在修路时被一块巨石砸中,滚下几百米深的山谷。安葬沈庆富没多久,专门从外地回乡修路的36岁村民黄会元,也被滚落的石头砸中。村民自发前来,为黄会元送行。看着黄会元悲痛欲绝的家人,毛相林无比愧疚,他声音颤抖着问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到底修还是不修?“修!”有人大声吼道。回应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我儿子死得光荣。路必须修下去,人不能白死。”老人说。在场所有人举起了手。毛相林忍住泪水,立下誓言:就算我们这代人穷10年、苦10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代人过上好日子。

20多年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啃”出一条出山公路,在贫瘠的土地上培植起扶贫产业在天坑深处探索乡村旅游,一直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青年党员说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这是感动中国给予毛相林书记的颁奖词,也是对他坚守偏远山村43年的总结。“要致富,先修路”,在这43年里,毛相林书记先是带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八公里的“天路”;再根据竹贤乡下庄村自身的自然环境,土地耕地,发展起了独特的“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毛相林书记用自己的青春,担起了时代赋予他的担当,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滕奕

毛相林书记带领村民开路致富,一路艰辛、一路坎坷,所幸的是全县在2016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所有牺牲、付出、努力皆有所回报。七年时间,在用血肉之躯建路途中,有无数人受伤、残疾甚至牺牲,但为了开凿出山路,毛书记默默坚持着,躯体的痛苦、内心的压力都没能压垮他,反而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为村民们的美好生活而奋斗,他心中有牢固的为民情怀、用行动勇敢地为民行动、在行动中也展现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力量。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共党员,我们也应当树立为民情怀与奋斗意识,用无私的精神面对群众、用切实的行动去为人民谋幸福。此外,我认为毛书记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树立了一个可行的目标之后,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将其实现,无论在完成目标的路途上有什么困苦,我们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学习的态度去战胜它们,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刁瑞

在毛相林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年轻人都缺少的一种品质,就是不怕苦不怕难的坚持精神。毛相林能够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不惧危险,并且能够带头开路,是真正的敢与老天爷叫板,这种不怕难的精神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真正的将人民放在心中的,并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这也是需要我们党员需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中的,青年党员更要学习这种精神,重视基层人民,关心人民疾苦,不以追求荣誉为目的,党员的奉献不只是嘴上说说,更要落在实处。青年党员是新鲜的力量和血液,更要从自己做起,不怕苦不怕难,真正与群众在一起。

——刘培捷

通过毛相林的事迹,我看见了他勇于尝试,并且失败后敢于再次尝试的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也看见了他为乡亲们办实事、吃苦受累走在最前面的党员先锋模范精神。是要有多大的勇气,才敢在夜里睡在悬崖峭壁的窝棚里,只在身上栓根绳子防止掉下悬崖啊!又是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在目睹同村人掉下悬崖之后还坚定地开路为村民谋出路啊!除了要有恒心和决心,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还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才能在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毛相林的经历不仅是下庄村人民的奋斗史,更是一名共产党人坚持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邓媛媛

我们虽然没有悬崖峭壁的阻隔,不需要开山铺路,但是我们必须以毛相林同志学习,向毛相林看齐,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向一个优秀党员同志看齐。作为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我们,我们更需要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遇到困难时,要沉得下来,慢慢寻找解决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用心,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能把我们难住。最后我们要向做一名合格的、可靠的,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靠近与努力。

——张市林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是一个被“锁”在“天坑”之中的村落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立志带村民走出大山,问天要路,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的山路。而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要用这条路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于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这段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瘦小的身躯也可以顶天立地,毛相林为民的奋斗的事迹,成为当代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为民情怀。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曾是毛书记心中的忧虑于是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百姓,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的含义我们要学习他不懈奋斗的精神。立志当高远,行动有谋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成功也就不会遥远。

——贾镔

供稿:研究生第八党支部 彭欣

审核:汪全洲 李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