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行万里话初心 | 红心向党,初心如一 (十二)

发布时间: 2021-10-15 16:35:24 已阅读:

人民兵工有信仰,艰苦奋斗心向党

 

张其礼与战友们的合照

坐落在重庆南岸之滨的长江电工厂是一家历经了清政府、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的近代兵工厂,它见证了几代人民兵工的红色故事,承载着人民兵工保军报国、服务国防的忠诚与决心。

为了深入学习兵工精神,传承兵工人的红色基因,国家治理学院“红心向党”社会实践小队深入走访了兵工家庭聚集区之一的上海城社区,寻访到以张其礼为代表的6名老兵工,聆听他们的红色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张其礼是长江电工厂退休的一名老兵工,同时,他也曾是军人,22岁参军,24岁被部队发展为党员,现已是光荣在党58年。谈到自己的入党经历,他感慨道“是党激起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党引导我在保家卫国和服务他人中实现价值,也是党给予我现在安享晚年的机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幸福的我。”

 

张其礼

刻苦上进,追求入党

张其礼上初中时,偶然听到远亲叔叔对共产党的宣传,激发了张其礼对共产党的兴趣。他开始阅读大量相关著作,随着对共产党思想及理论认识的加深,张其礼结合人民生活现状进行思考,逐渐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想法。

此后,他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和政治素养,为入党报效国家做准备。1961年,省军区武装部到张其礼所读的高中招收飞行员,张其礼果断报名,并凭借优异的文化成绩、过硬的政治素养以及身体素质通过层层筛选进入省军区武装部成为一名预备飞行员。在进入部队锻炼与考核期间,文化成绩较高的张其礼主动担任部队的文化教员助理,给战友们补习文化知识。对于训练,张其礼也从不马虎,他毫不犹豫的跳下又黑又深的壕沟挖土,不断克服在黑夜里值勤盯梢的恐惧,带着严重的腿伤坚持爬高山、淌河流,踏实勤奋的张其礼很快得到党组织的赏识和培养,于1963年10月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心有信念,不惧伤痛

60年代初,台海局势紧张之际,部队连夜向福建行进过程中,张其礼右腿膝盖骨意外受伤。战友们想用担架抬张其礼,却被张其礼拒绝,因为他知道在风雨交加的黑夜里,让战友抬着他行走无疑会拖累战友,拖慢行进速度。于是,他拖着伤腿,忍着剧痛继续攀高地,淌河流,历经四小时终于到达安全地,由于伤口大面积感染化脓,他发起了高烧。医生决定为其做手术,由于部队麻药紧缺,张其礼为了将麻药留给受伤更严重的战士,在未打麻药的情况下咬牙挺过两场手术。尽管恢复较好,但也留下病根。这次意外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无法继续自己的飞行梦,不久后便从部队转业。当时部队提出要给他办理工伤,获得国家的补助,但他没有接受,他说:“我所受的伤是小伤,身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做好准备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把一生交给党的准备,并且我可以自力更生。”

为民服务,践行初心

1970年,张其礼主动从上海公安局辞职来到重庆长江电工厂工作。身为中层干部的张其礼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以外,他常常主动关心和帮助遇到困难的工人。当看到工人因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而受到不公对待,而工厂又没有专门的法律顾问时,张其礼决定学习法律,帮助工人维权。那段时间,张其礼的时间被工作、家庭和学习占得满满当当,夜晚别人都已睡下他还在专心看书。1985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开通,张其礼一次考取律师资格证,开始兼职长江电工厂的法律顾问,免费为工人做法律咨询,帮助不少人化解了劳动纠纷。

张其礼说:“作为党员,初心和使命绝不能忘。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多做贡献,少想回报。现在接力棒到了你们这一代,大学生党员也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在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需要的地方”

 

 

本次实践小队在上海城社区共采访了6名老兵工,和张其礼一样,他们也都曾是军人。在旁人眼中,他们的守初心,担使命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值得颂扬,而他们一致认为只是尽党员本职,做平凡之事。参与采访的实践队员刘芳感叹道:“虽是不同人,却是一条心!他们都拥有着真诚纯粹的爱党心,不懈追求的进取心,稳健求实的责任心,临难不屈的爱国心。是他们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个年代的人民兵工,既是能冲在前线保家卫国的兵,也是能守在后方服务国防的工,党和国家需要之地便是他们心向往之处。”

 

张其礼与实践队队员

 

稿/图 | 刘芳

核 | 汪全洲 李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