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国治青年讲述“四史”故事 | 丰碑不朽,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 2021-06-04 14:30:46 已阅读:


听国治青年讲述“四史”故事

第二期


图片


大家好,我是包晓霞,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丰碑不朽,薪火相传》,

带你走进重庆市红岩联线,

重温解放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



导语


1939年1月,为适应抗战相持阶段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在重庆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作为书记全面领导党在国统区的工作。为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设置南方局是正确之举,也是必然之举。自其成立之后,南方局致力于开展与社会各界进步人士、国民党抗战派等的团结合作,积极开展抗日民主进步文化宣传和群众工作……

众多共产党人能够在面对危机事件时镇定自若、毫不畏惧,在同三教九流接触时仍能毫不动摇,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甚至被捕受尽酷刑之后仍能坚持斗争捍卫革命气节。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个平凡而又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民主、自由大业,并为着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九死而不悔,在民主和光明的道路上前赴后继?

带着这样的疑惑,在2021年“不忘初心学‘学四史’,国治青年红色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再次踏足儿时经常参观的重庆红岩革命文化区,重温共产党人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的高尚品格,敢于坚持斗争并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感悟我党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的艰辛历程。



1.南方局统战工作的开展


1.1
南方局团结民主进步人士


南方局成立之后,其积极加深与社会各界进步人士、国民党抗战派等的团结合作并开展相关统战工作,还建立了香港统战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开展港澳统战工作,广交国际人士争取国际舆论支持中国团结抗战,努力扩大和发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尤其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间党派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对国民党深感失败,同时也意识到了需要组织起来反对内战独裁和争取民主的必要性。1941年夏天,中国民族大众同盟(后改名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又称小民革)在周恩来的倡议下于重庆秘密成立,这是南方局支持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党派,它为争取国民党上层人士、分化国民党顽固派起了很大作用。

特园是当时中共和各界人士共赴国难、共商国事的场所。特园长年开设流水席,日客流量成百上千,鲜英举家倾产支援民主进步事业,重庆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等以特园为民主运动的大本营,常去特园聚会。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三顾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鲜英等民主人士共商国事,特园也因此被誉为“民主之家”。在抗战胜利前后,特园曾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是南方局在重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

伫立特园前,我仿佛已经能看到一群有着共同志向和理想的爱国民主人士为了抗日和民主齐聚一堂。


图片

特园鲜宅


1.2
宣传抗日民主进步文化,开展群众工作


除了开展各界人士统战工作,南方局还注重宣传抗日民主文化、发展进步文化、开展群众工作等。

1941年,周恩来指导发动了戏剧演出活动,其中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在国统区产生轰动。皖南事变之后,局面异常紧张,南方局极力保护后方的文化工作者。当郭沫若因为《屈原》而遭受到国民党的迫害时,周恩来挺身而出给予其支持。

同时南方局关注并开展了与群众切身民主权利和利益相关的斗争活动,注重群众民族意识和气节的教育,在广大群众中培育了大批的积极分子,并且强调要使上层与下层工作、公开与秘密工作、党外与党内联系相结合成为党在国统区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也为之后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充足准备。

为了加强抗日民主宣传,南方局以《新华日报》、《群众》等报刊为阵地宣传党的主张、宣传抗日根据地还有民众抗日斗争的战绩与成就、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响应大后方群众的抗日和民主呼声。令人震惊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国民党的暴行。

南方局重庆旧址


1.3
加强组织和干部思想建设


1.3.1加强党组织建设

南方局作为抗战时期重要的领导机关,加强党的地方组织建设、壮大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战斗力也是其重要的任务。在皖南事变后,南方局贯彻隐蔽精干的方针。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强调国统区的党部应坚持“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南方局贯彻中央指示,领导各级党组织完成了从形式到方法的完全转变;各级领导把握短小精悍原则,将已经暴露的干部撤退到安全地带并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各级党组织与公开机关脱离联系,走向地下;缩小各级领导机构、实行单线联系、严格秘密工作措施等。


图片

党与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

历史陈列馆


1.3.2加强干部思想建设

1941年底,周恩来在主持南方局会议时提出对于党员干部的7个条件,如更加隐蔽、与群众有联系、善于推动和影响群众等。会后,南方局提出党员应做到三勤、三化、努力学习、深入群众取得民众信任和尊重,扎根群众。

周恩来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1943年4月周恩来在报告中写到“如何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并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全面要求:要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要相信群众、要有学习精神和奋斗精神、更要有高度的纪律性,并号召领导干部要向群众学习。这个报告对于党的领导干部做好领导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那些因组织被破坏而分散在南方各地的党员干部即使身处困境也能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提高素质。

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在红岩村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红岩村干部学习蔚然成风,机关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都要在每周四到红岩村集中学习,并且还组织两周一次的学习座谈会,各党员干部就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作专题发言,互相交流,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革命气节教育,研究总结统战工作和秘密工作经验。

至今红岩村还留存着抗战时期南方局干部学习的场景,记录着那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正是因为南方局在思想建设上的组织,使众多党员经受住险恶严峻的政治考验、统一南方局各级党组织的思想认识、坚定革命意志、提升组织战斗力和党员积极性。


图片

党员们积极学习思考

红岩村


1.3.3 革命精神的锻造

南方局组织的党员干部战斗在国统区和沦陷区,面临十分复杂和危险的政治环境,随时面临被捕、杀头,还要面临国民党的威逼利诱腐蚀,如果意志不坚定,很有可能变节。

周恩来引导大家认识革命斗争的复杂性以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临危不惧毫不动摇,不断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大节相勉励;同时周恩来宣讲革命党人在被捕之后坚持斗争的事迹以教育大家保持革命节气,敢于对敌斗争,组织学习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不是受敌人审判、而是反过来审判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在周恩来的教育和激励下,南方局广大党员无论形势如何险恶,斗争如何尖锐,都敢于坚持斗争,充分体现了“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


图片

红岩魂陈列馆


1.3.4纪律是重要的武器

周恩来十分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不断严格组织纪律,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和训练,在其领导下南方局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组织管理和工作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凡是违背规定的人都会受到严惩,直到开除党籍或者解散组织。

在周恩来的带领下,南方局的组织和思想建设卓有成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党员干部,有效地保证了南方局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和红岩精神的最终形成。

如今的红岩革命纪念馆仍然记载着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南方局的共产党人和党外仁人志士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斗争实践中的艰辛血泪。


图片

红岩革命纪念馆



2.重温红岩精神,勿忘来时初心


2.1
游红岩、缅忠魂


1949年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国民党开始屠杀被关押的人员。敌人对白公馆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屠杀时,从渣滓洞监狱也提出三批人押往白公馆附近枪杀。歌乐山下的这场悲剧,开始于1949年9月,结束于11月29日,殉难者达300余人。

我看到很多的革命者丧生于此,同时也看到了在酷刑下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情谊。南方局广大党员无论形势如何险恶,斗争如何尖锐,都敢于坚持斗争,充分体现了“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


图片

渣滓洞旧址


在参观烈士陵墓时,我想它们不仅是一尊尊墓碑,它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应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拥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它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无穷的。

瞻仰着高大的烈士纪念碑,不禁想到为祖国的明天,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革命先辈们孜孜追求,苦苦探索,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开拓出属于人民的道路,使多少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当代人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想想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怎么做!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这几句话详尽描述了我们复杂而无比沉重的心情。


图片

歌乐山烈士陵园


图片

歌乐山烈士陵园缅怀


2.2
铭记历史,走向复兴


正是这些英雄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奋斗,英雄精神已经成为重庆这座城市的灵魂和文化元素以及独特的标识。而如今我们需要在缅怀英烈的同时重拾英雄品格,学习刚柔并施、坚持不懈的政治智慧,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政治品格,坦诚相待、团结一致的胸怀,对抗逆境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让重庆、让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及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有立足之地。

有首歌唱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诚然,如果没有共产党人牢牢把握住前进的风帆,中国何以立足、何以起航。党员不是神话,而是平凡。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人生而平凡,但奋斗给人生注入了不平凡的内容,每一个为了社会主义发展而努力的人,每一个为了国家而奋斗的人,都是英雄。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艰苦卓绝、奋斗不息的民族。列强侵略时有民族英雄为避免亡国灭种而奋斗,前路迷茫时有共产党人为人民解放、国家独立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有社会各界人士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改革开放后有千千万中国人民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有我们新青年为实现民族梦、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需要全体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将奋斗融入时代浪潮和大国雄心之中,是需要一代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持危扶颠、力挽狂澜,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我们一代代人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民族的记忆,会让我们更加自信更有底气,也会让国家更加繁荣更有实力。

因此人们需要模范需要引领,需要千千万万的党员冲锋陷阵勇做先锋,需要铭记一个又一个英雄事迹,也需要一代代地传承英雄们不畏牺牲、大公无私的精神。



3.调研心得

作为当代的青少年,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中看到我们来时的路,从英雄事迹中学习到共产党员坚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和担当责任敢于面对磨难的勇气和魄力,并且在淬炼中奔涌向前,从我们的历史中找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初心和使命,前赴后继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