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国治青年讲述“四史”故事 | 改革开放春风起,北方明珠生光辉
发布时间: 2021-06-15 09:34:10 已阅读:听国治青年讲述“四史”故事
第十期
大家好,我是张馨洁。
我要讲述的主题是
“改革开放春风起,北方明珠生光辉”,
我将带大家走进我的家乡——大连,
一起回望她奋斗的光辉岁月。
1978年伊始的改革开放,如同春风一般吹拂着中国大地,新的发展活力就此破土萌芽。大连也在改革春风的滋润下,发展为如今的“北方明珠”。
生长在渤海之滨这片沃土之上的我,想要回望过去,不忘初心,用脚步、镜头与目光在心中定格家乡四十三年的奋斗岁月。于乍暖还寒时,我出发了。
1978-1984年
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年头,大连市与日本北九州市签署友好合作协议,结为友好城市。这成为了大连对外关系的全新起点,北大桥即为两个城市友好合作的友谊见证而建。横贯东西滨海路,坐落山海之间,洁白、别致、秀美的它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如今的北大桥是许多大连人民心中浪漫冠绝滨城的婚礼圣地,见证了无数有情人幸福的海誓山盟。
198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就是被誉为“神州第一”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它地处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前端,是东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也是我儿时印象最深的高楼大厦遍布之地之一。作为大连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与重要引擎,它在引进外资、利用外资等方面已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大连经济开发区已形成十余个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遍地生花,自贸新城模式落地。在未来它会不会成为“北方前海”?且拭目以待!
1984-1992
回溯历史,大连船舶重工的最前身可追溯至1902年的大连船厂,历经战争的风雨飘摇,它在1955年正式开始国营,在1957年更名为“大连造船厂”,也就是这个时至今日依旧被大连人民口口相传的响亮名字。
1984年,大连造船厂迈上了锐意改革之路,直接整体划出三个厂独立经营。1990年新老两区正式分建,大连造船新厂成立,且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研发与人力管理模式的优化也从未停止。“海军舰艇的摇篮”“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今日的大船重工满载荣光,我父母一辈于此奋斗的身影——无数大船人的闪光岁月被船坞的海风歌唱不息。
北方航空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当时中国民航总局直属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主要经营东北地区和海南三亚至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空业务。北航以“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思想为指导,确保飞行安全,不断改进、创新服务工作。同时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副补主,以副助主”的方针,在从事航空运输主业的同时积极开展包括宾馆、酒店、房地产开发、食品生产、旅游开发、客货运代理、印刷塑料制品生产以及与运输业相关的各种第三产业为主的多元化经营。
1992-2012
万达集团,全称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大连乃至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万达秉持“国际万达 百年企业”的理念,以“共创财富 公益社会”为使命,借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东风,开展涉足多领域的广泛经营,形成了商业、文化、地产、金融四大产业集团。如今的万达多次在民营企业五百强榜单上位居前列,也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是大连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历程中一颗光辉的明星。
星海广场,大连最负盛名的地标,最亮丽的名片。她的建设启幕于1993年,在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绿化、雕塑等景观建筑与娱乐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
夜幕降临之时三十余万盏景观灯同时亮起,照亮夜空,当真仿佛星辰闪烁于海畔,恰如“星海”之名。在海滨一侧,一串向大海延伸的铜铸脚印浮雕格外引人注目,这当中收集了各年龄各行业人民的一千双脚印,用以表示大连人民百年来于“星辰大海”之间不断奋进前行的步伐。星海广场提升了城市景观文化品质,丰富了大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络绎游人与海天美景共绘的画面,是滨城人文魅力的充分体现。
2012年至今
星海湾大桥,于2011年10月动工,2015年10月通车运营,双层桥面,双向四车道,连通高新区、滨海路、旅顺南路以及城市大动脉东北路,是大连市南部交通主干线的重要环节,“滨海大道”工程的海上分段,在加强城市区域协调互联,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与提高出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星海湾大桥以平行于海岸线的特性,与北侧一千米处的星海广场交相辉映,共同构成全新文旅地标。
坐落于东港CBD核心区,位列中国十大剧院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由大连市政府投资兴建,J&A姜峰设计公司、奥地利蓝天组与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建造,并由保利商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剧院设计简洁现代,实用美观,高科技环保材料运用广泛,波浪起伏的外形寓意以“海”文化为中心的城市特色,与奔向国际舞台的时代感。每年有超过130场的国内外剧目、音乐会在此上演,是承载世界优秀文化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大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出大连开放的文化姿态,是镶嵌在大连文化市场上的一颗明珠。
大连创业e港作为城市创新创业高地,洋溢着年轻的气息与创新的活力。以双创需求为导向,以全市乃至全东北地区相关要素资源整合为基础,引进、培育优秀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引进科技投资,孵化创业团队,搭建服务平台,并且依托周边众多高校院所与入驻的国内国际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产教结合范例。
李克强总理视察时曾鼓励这里的创业者,“让更多人的智慧汇聚在一起,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片智慧与实干滋润的土壤上,定会枝繁叶茂。
当夜晚的城市渐渐沉睡,位于天津街附近的二十四小时城市书店灯光依然闪亮。在大连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这里通过借阅购买、艺文展演、讲座沙龙、文创销售、新阅读体验等服务项目,打造城市文化生活综合体,构建以“图书+文化多元+空间+知识服务”为内核的第四代书店新模式,为阅读爱好者提供社交场所与心灵家园。
我来到这里时,最先看到的是门前地砖上的一行字——“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我想每一个走进这里的读者,都能体会到书籍的质感、纸墨的香气与知识的美妙,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为自己寻得一段为心灵充电的安静时光。
大连作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是它发展的强力推手,改革开放的印记默默地惠及着大连人民的生活点滴,根植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拍摄前需要敲定每个地点,为此我和许多家人朋友进行了讨论。我的父母就在大船重工工作,舅舅在北航工作,还有一些在开发区、高新区工作学习的亲戚朋友,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我还要特别感谢全程和我一起出门取材,执掌拍摄的浙传19飘萍班李连博同学,我们赶上了大连突然降温,冰雪天气里冻坏了设备,我还在东港扭伤了腿,但这些与我内心的收获与充实相比都不算什么。
在这几天里,我在这座养育我的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感受她最纤毫的呼吸与脉搏,二十年来见与未见的人、事、物都一并体会。我深感,大连的发展离不开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离不开改革开放进程中党和政府的科学领导与规划,离不开每一位城市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与汗水,更离不开与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共振共鸣。人民,劳动者——生产力中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部分,民生、民意、民情、民力、民智,赋能发展活力的根基、深远的爱和情怀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