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故事|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的人——卢作孚
发布时间: 2022-05-25 08:49:17 已阅读:上世纪上半叶,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边缘、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广大仁人志士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救亡图存;其中,有这样一位来自巴渝大地的传奇人物,先后跨越革命、教育、实业三大领域救国救民,一手缔造了中国近代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并在抗战危难中导演了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巨大的牺牲挽救了民族工业的血脉。他便是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的人”——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
卢作孚(1893-1952)
大公无私
举办事业清清白白
卢作孚发布训令要求下属注意节俭
1924年,在杨森的支持下,卢作孚在成都创办通俗教育馆,在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了各种场馆设施,以十分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由于摊子铺得开、支出也较大,成都市政公所督办王缵绪心生疑虑,认为办这样一个教育馆没意义,而且怀疑卢作孚是寻机贪污,故突击对教育馆封账查账。结果查下来的结论是,全部账目有物有据、分毫不差,并无一丝贪腐;并且还查出当年春季对成都小学生普种牛痘,因经费紧张还是卢作孚用自己薪金开支的。后来卢作孚投身北碚乡村建设时,所需的不少资金都是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军阀募捐而来,都把名目、意义、数额、用途向捐款人说得明明白白,相关账目也是做得清清楚楚。
甘于清贫
只受取象征性股份
民生轮船公司成立大会现场
卢作孚的清贫与自律,身边人是有目共睹的。早在民生公司创办之初,他就强调过“这不是一桩自私自利的事业”。最初卢作孚在公司并无股权,是他煞费苦心从四川军阀刘湘等人处募了一笔钱过后,股东大会为了感激他对公司的贡献,赠予了他一部分干股。因为他和家属名下的股权只有两千股,仅占全公司的两千分之一,所以卢作孚常常自嘲只是一个“小小的股东”。1949年后,他更是将名下股份折成3万元全部交给了国家,自始至终未拿过一文红利。在民生公司时,身为总经理的卢作孚给自己定的薪水也是非常的低,以至于一家人长期过着较为清苦的生活。晏阳初先生在晚年所作的《敬怀至友作孚兄》一文中曾这样描述:“抗战时,他有一次病了,他的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吃,连这钱都没有。”
乐善好施
一生致力乡村建设
卢作孚治理下的北碚城镇场景
作为清教徒人格的典范,卢作孚平日里克勤克俭、无欲无求,从未想过为自己置办更多的田地房产,身后也无财产和储蓄,真的称得上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由于他的高尚品格和事业成就,社会上有许多人慕名聘请卢作孚兼任事业或企业的董事、董事长,最多时达几十个,每个兼职都有可观的车马费、津贴费,有的比他的工资还高。每次单子送来,他总是写上备注,悉数捐给了自己奉献毕生精力的另一项人生事业——北碚的乡村建设,抓教育、改民风、办工厂、修铁路……卢作孚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段时间成了他一生中最忙碌的时候。短短几年间,他便将一个盗匪出没、混乱无序、贫困落后的乡村,改造成了一个世人瞩目的初具现代化基础的模范城镇,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少有的“世外桃源”。
提倡节约
待客从不铺张浪费
民生公司的朝会现场
在民生公司,卢作孚从不讲求特殊,长期和普通职工一样排队就餐、站着吃饭。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公司供应一桌六菜一汤;战后供应困难,他便要求公司倡导节约,改为四菜一汤,凑齐八人上桌方可开饭。伙食标准分“船上”和“岸上”,船上分三等,岸上分两等,总经理这个等次仅仅比小工、茶房这样的等次多两个菜而已。每次前往轮船或栈、厂检查工作,卢作孚都和基层职工同吃同住,而且一律照实付钱,按月在工资里扣除。在国民政府任交通部常务次长时,他也多是一荤一素、两碟小菜,来了客人就加几个小碟。有时因公事请客人吃饭,也都记在自己账上,请客人吃豆花饭,已经算是奢侈。1931年夏,四川军阀刘湘来北碚视察防务,卢作孚设宴款待,吃的也不过是南瓜焖饭,每人一小碟豆花、一小碟腊肉、一小碟咸菜而已。
崇尚简朴
一身布衣常被误会
卢作孚常年身着粗布“民生服”
卢作孚一生艰苦朴素,对个人要求达到了最简单的地步。除了迫不得已的场合,他常年身着一套和公司职员一样的土灰色麻布工作制服,常蓄平头或剃光头,穿布鞋甚至草鞋。有一次,他到上海的豪华国际饭店访友,因为身穿“民生服”看起颇为寒酸,电梯司机见了坚决不许他进去。甚至作为国家代表前往美国出席国际通商会议时,卢作孚也是顶着光头穿着这身粗布“民生服”去的。家人也和他一样,从来都是穿的粗布衣服,子女们的衣服、鞋子几乎都是妻子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出来的;甚至在繁重的家务之余,妻子还会抽出时间做一些绣花物件托人带到城里去卖掉,以贴补家用。1942年春,已任国民政府高官多年的卢作孚,才把一家7口迁入红岩村2号一套大约40平米的公司宿舍里,这已经是他们家住得最宽敞、最好的时候;而家里唯一的一件高级用具,则是一部30年代初的小电扇,油漆早已褪尽。
严于律己
从来不占公家便宜
卢作孚与长子卢国维(右)、次子卢国纪(左)
在经营民生公司的同时,卢作孚于1937年开始出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从政府领薪过后,他便坚持不再从民生公司取酬,后来兼任全国粮食局长时也没拿过第二份工资。总之任何时候他都坚持只领取一份薪金,从不占公司或政府的便宜。卢作孚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教育引导家人时也是如此。因卢作孚家住城外,公司或政府都为他配有专车,但他从未让家里的任何人单独用过这些车。卢作孚的次子卢国纪清楚地记得,自己曾在放学路上因发高烧昏倒在路边,还是被路人背回家去的,在退烧回校时仍然是步行,父亲也没有专门派车送过。此外,卢家的所有人,但凡乘坐民生公司的轮船,都必须购买船票。“每次都是规规矩矩排队等候上船,认识的船员发现后请他们到船上经理室去坐,母亲领着孩子怎么也不肯去。”卢国纪曾回忆道。
梁漱溟先生曾如此评价卢作孚:“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焉。”国民党元老张群曾说他是“一个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实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
卢作孚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爱民的一生,更是克己奉公、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一生,这位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的重庆籍名人,堪称自律的榜样、为人的楷模。
(来源: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