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哲学流动站含弘博士后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 2024-05-06 10:56:38 已阅读:

一、流动站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西南大学哲学学科可追溯至1948年梁漱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哲学系,该院1950年并入西南师范学院,是为我校哲学学科之滥觞。经丘晓、苏天辅等前贤努力,逐步奠定了学科发展坚实基础。1960、1978年分别招收一届哲学专科、本科生。1981年招收逻辑学硕士生。2002年哲学系恢复重建。2003年获逻辑学博士授权点(何向东教授领衔),实现重庆市文史哲博士点零的突破;2006年获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美学博士授权点;2009—2010年先后获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获评重庆市重点学科;2019年获评重庆市一流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1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3个。

本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为基础,以应用哲学为特色,以治理学为新文科哲学方向,在逻辑与人工智能、古希腊哲学、应用伦理学、西方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先秦哲学与现代中国哲学、宗教哲学与宗教管理、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等领域取得高质量成果。2016-2022年在研国家社科基金2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数十篇论文被A&HCI、SSCI等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近100篇论文被CSSCI收录。其中,近一半发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分析》《现代哲学》等专业期刊,约10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专著30余部,本学科教师作为第一首席专家主编“马工程”教材1部、再版1次。

西南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围绕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紧跟国内外学术理论前沿,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流动站“智囊库”和“人才库”的作用,吸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设站以来,我站共招收博士后35人,现有合作导师2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数26人。

二、申请基本条件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四)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三、招聘方向及合作导师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方向

段运冬

教授

美学与艺术史论创新

郭美云

教授

现代逻辑理论及其应用、人工智能哲学

何东

教授

美学与美育创新

李勇强

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与中国化、环境伦理

李章吕

教授

决策与人工智能逻辑

毛兴贵

教授

西方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

潘孝富

教授

社会心理与社会治理、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彭伟

教授

美学与艺术创新

邱德胜

教授

科技伦理治理

邱正伦

教授

美学与艺术理论创新

任丑

教授

应用伦理学

宋辉

教授

城乡基层治理与社会政策

孙道进

教授

马克思主义乡村哲学研究

孙玉成

教授

美学与设计创新

陶林

教授

政治哲学与法哲学

王斌

教授

人才治理思想与理论

王作军

教授

科技治理、生态治理

吴江

教授

公共治理

谢光跃

教授

美学与艺术创新

杨玉辉

教授

道教养生与宗教管理

叶金育

教授

法律治理与部门法哲学

张丽

教授

科学技术史

张明

教授

治理学

曾维加

教授

中国宗教

赵谦

教授

部门法哲学(法治思维)

诸彦含

教授

组织与管理伦理

(注:表中名单排序按首字母顺序

四、招收类型、待遇

全职博士后: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

待遇:全职博士后待遇由基本工资、基础绩效、奖励绩效、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组成(税前)。

五、岗位发展

1.可申请国家、重庆市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入选后由国家、重庆市与学校共同资助。

2.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3.出站博士后可通过选聘程序择优留校工作。

六、联系方式

有意者在与学院合作导师沟通、取得同意后,联系学院博士后办公室。联系方式如下:

殷老师,023-68254177 / 375771597@qq.com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绩镛楼国家治理学院3206室 400715

欢迎青年才俊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