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月讲座回顾|傅永军:从“中国哲学”到“汉语哲学”——中西哲学会通及其思想效应
发布时间: 2024-12-18 11:03:29 已阅读:2024年12月1日晚,西南大学第十六届哲学月系列学术讲座在3教(绩镛楼)332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傅永军教授主讲,题目是“从‘中国哲学’到‘汉语哲学’——中西哲学会通及其思想效应”,哲学系谭杰副教授主持讲座。哲学系李凯副教授、杨子路副教授和全校二十余位爱好哲学的同学们一起聆听了本次讲座并参与讨论。
讲座伊始,傅永军回顾了汉语哲学的兴起,从古代学术体系向现代学术体系的转型出发,回溯了从经学到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进而指出汉语哲学已成为中国哲学界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他结合对中国古代“天下”世界观和圣统与法统关系的解释,论证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塑造“经史子集”的古典学术体系。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晚清中国学者开始构建系统化的“中国”思想体系,开启了中国学术体系的现代转型即古今之变。在转型过程中,诸如胡适、冯友兰等学者通过依循西方哲学的架构、概念系统和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经学中偏重义理阐释部分加以哲学化,形成了现代的“中国哲学”学科。
针对此种“以西释中”建构中国哲学的方式,傅永军一方面肯定了其历史必然性,认为这是使传统经学获得现代性、成为普遍意义上的哲学的必要途径。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了以西释中方式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显现层面上“反向格义”导致意义不能充分彰显、思想失去自身创造性等;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实质层面上:经由“以西释中”方式建构的中国哲学过分偏重对传统经学与子学中的义理部分进行思想史梳理和学术史重构,反而忽视了对哲学的终极问题“存在”的追问,使得“中国哲学”沦为“中国哲学史”。
在反思以西释中方式建构中国哲学的基础上,傅永军探讨了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新形态——汉语哲学,并强调汉语哲学是一种能够让普遍性的哲学问题在汉语这一特殊语言中语境化呈现的“做”哲学的方式。傅永军借助德国古典语言哲学和哲学诠释学思想资源论证了汉语哲学的语言哲学基础。他首先批判了传统“语言工具论”两个教条——将语言与存在相分离、将语言与思想相分离,并提出了另一种看待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的方式——语言中介论。在阐释“语言中介论”的基础上,傅永军指出了语言、存在、思想的三位一体,强调语言并非表达思想和指示对象的工具性记号系统,而是使得存在(事物)得以展现自身的原初之光。随后傅永军进一步通过“流溢”说论证了用特殊性的民族语言言说普遍的哲学问题何以可能,并在讲座行将结束之际提出了对汉语哲学建设的初步构想以及让汉语哲学鲜明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美好愿景。
在交流讨论环节,李凯和杨子路针对傅永军的报告进行了评议。李凯肯定了汉语哲学的建设意义并指出其面临的困难,并就讲座中“所有存在都能用语言表达”的观点提出疑问。傅永军通过澄清语言哲学中语言的概念进行回应,他指出作为事物在思想中显现的语言本身具有完美性,但是从语言——言语的转换中会存在偏差从而产生表达的不完美性。杨子路结合自己进行的宗教研究回应了讲座的核心内容,并就“古今之别和中西之别”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傅永军则通过分析中、西的古今之变的异质性进行回应,进一步说明了古今之变相较于中西之别的优先性。
围绕讲座内容,现场同学也进行了踊跃提问。问题涉及如何看待中国哲学言不尽意的表达方式、中西哲学能否借助体验直觉而非逻辑论证实现对话、中西哲学中理性概念的差异、汉语哲学是否只是一种中国语境下的语言学转向等。傅永军均一一细致地做出了回应,现场学术讨论氛围热烈。
最后,谭杰对讲座进行总结,指出整场讲座围绕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中西与古今差异、汉语哲学何以可能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加以深入思考。傅永军也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诠释学研究的心得:“对他人永远保持宽容和信任”,以此勉励在座师生。在热烈的掌声之中,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黄思璐
供图:冀彤芮
责编:殷铭
审核: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