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月讲座回顾∣干春松:普遍性和特殊性——梁漱溟的文化观和政治思想

发布时间: 2024-12-17 09:04:27 已阅读:

2024年12月14日晚,西南大学第十六届哲学月系列学术讲座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201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干春松教授主讲,题目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梁漱溟的文化观和政治思想”,学院哲学系高秀昌教授主持讲座。干春松围绕梁漱溟与毛泽东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思想碰撞与对话展开深度分析,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

讲座伊始,干春松以梁漱溟与毛泽东的“同年出生”但“不同背景”为切入点,回顾了两人思想轨迹的分野。他们共同成长于19世纪末的旧中国,但梁漱溟因家族文化的熏陶和父亲去世的冲击,立志从文化和社会重建的角度为国家寻找出路。

讲座中,干春松重点介绍了梁漱溟与毛泽东之间的三次思想碰撞。第一次思想碰撞是发生在广州的关于乡村建设与阶级革命的争论。20世纪20年代,梁漱溟离开北大,投身乡村建设实践,试图通过基层社会重建实现中国社会的复兴。他认为,城市已经无法承载文化复兴的使命,乡村才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而此时,毛泽东已经明确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径,主张通过组织军队、打土豪分田地,彻底改造中国的经济基础。两人的理论和实践都存在分歧,但都试图解答“如何建设中国”的问题。第二次思想碰撞是发生在延安的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争论。1938年,梁漱溟因乡村建设的挫败而展开反思,并与毛泽东在延安进行了八次长谈。两人争论的焦点在于,毛泽东认为,梁漱溟过于注重特殊性而忽视了一般性,毛泽东相信,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都始终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规律,而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是两条平行线,不可简单套用西方模式。第三次思想碰撞是发生在北京的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争论。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上,梁漱溟发言,重点提出农民问题,说“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这一言论受到上上下下的批判。

随后,高秀昌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讲座不仅回顾了梁漱溟与毛泽东在历史节点上的思想交锋,更引发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的深层思考。在全球化与工业化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在借鉴西方现代性经验的同时,坚持文化主体性?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一直面临的难题,也是今天仍需探讨的问题。本次讲座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化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契机。


供稿:马僖嫒

供图:夏加燚、邱麟茜

责编:李凯、邱德胜

审核:郭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