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哲学月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 2021-12-22 15:31:36 已阅读:12月16日晚7点,西南大学第十三届哲学月闭幕典礼在圆顶报告厅一楼举行。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恒教授,学院院长潘孝富、党委副书记李长松、副院长郭美云、哲学系主任陶林以及广大哲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典礼。
王恒教授带来学术报告:《哲学与人类未来》。王恒教授提到:“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对象化进程的一开始便显示出自身的羸弱,对这一主题的把握只能希翼在未来、也是在现在中得到回转。”他强调对“未来”这一主题的把握是在20世纪末由以社会学、地理学为先锋代表的“未来学”开启的。而追溯到19世纪末,反启蒙的思潮逐渐笼罩欧洲大陆,反启蒙思想家们的视角转向科学技术本身的弊端,以求寻一条超越之路。随后他着重强调了海德格尔对于“未来”问题的观点。王恒教授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唯有坚持“大地性”,人类才能作为一个“类”存在,也只有作为一个“类”,大家才能团结起来拯救大地。少点加速,多点减速,未来才可期,哲学与人类的任务即在于此。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抽象,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抽象。哲学与音乐的碰撞从未停歇。哲学系研究生郭子钦以古琴演奏的乐曲《流水》,琴声婉转悠扬,沁人心脾,绕梁三日,悠悠不绝。“曲中山水,邀君共游”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随后,哲学系研究生刘鑫带来了电音表演《Summer Trap》,用一曲动感的电音将活动气氛再次引向高潮。
最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颁奖仪式。哲学月征文比赛奖、“爱智杯”辩论赛个人及团体奖以及献给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的哲学月特别贡献奖获奖名单出炉。在这哲学盛典接踵而至的一个月,时间虽短,但是汲汲求知、心怀哲思的学子们定能到达远方。
青衿之志,履践志远;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哲学是一面镜子,让同学们认识真正的自己;哲学是一座桥梁,助同学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从11月18日到12月16日,历时29天,西南大学第十二届哲学月圆满收官。
供稿/供图:盛伟 杨杰 陈瑞奇 审核:李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