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美育行动——学院举办“清和雅韵”古琴艺术鉴赏课堂

发布时间: 2021-12-20 14:49:10 已阅读:

2021年12月17日下午3:00,学院在圆顶学生活动中心3楼报告厅举办“清和雅韵”古琴艺术鉴赏课堂。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涛、学院党委书记吴江、副书记王晖、2020级辅导员肖颜、2021级辅导员杨钦清、2019级班主任刘阿斯、2021级全体本科新生以及文学院、含弘学院等兄弟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晖主持,青年古琴演奏家刘雳担任主讲。

活动伊始,院党委书记吴江致辞。首先,吴书记谈到古琴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次,他指出学院一直以建设新文科交叉融合示范学院为目标,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发挥已有的生活艺术教育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文科美育课堂。最后,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古琴鉴赏课堂感受到古琴艺术的魅力,提升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也能学有所获,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后,青年古琴演奏家刘雳老师讲析演奏曲目。他从音乐的“听觉性”和“视觉性”开始讲起,首先详细分析古琴曲《流水》:旋律起首之音,时隐时现,犹如置身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继而转为清澈的泛音,节奏逐渐明快,如幽间之寒流,又似松根之细流;随之旋律开始跌宕起伏、风急浪涌;曲末流水之声复起,缓缓收势,整首乐曲一气呵成,听之如同得到了流水的洗涤般,不禁令人久久沉浸其中。他一边讲析一边弹奏,引领听众思考如何用音乐去诠释画卷。之后,刘雳老师又逐一讲析了古琴曲《阳关三叠》、《广陵散》和《忆故人》。《阳关三叠》的深沉真挚、层层递进,《广陵散》的戈矛杀伐战斗气氛、《忆故人》的委婉缠绵、深沉忧思......刘雳老师通过将专业性的古琴知识和灵动的古曲演奏相结合,使得在场观众流连忘返,更加深入了解了古琴的内涵,深刻感受到了古琴清高淡雅的艺术气质、古朴悠长的独特韵味和高远深邃的音乐意境。最后,刘雳老师以古曲《乌夜啼》、《龙翔操》、《二泉映月》作结,本次古琴艺术鉴赏活动圆满落幕。

“八音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古琴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中的优秀代表,此次古琴艺术鉴赏课堂,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古琴艺术的魅力,对于提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以及繁荣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治理学院 冉秋容/供稿 庞朝藓/供图  王晖 肖颜/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