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学院2023年度国际课程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9-05 14:53:57 已阅读:西南大学2023年度国际课程周于7月3日至7月14日顺利举行,应国家治理学院邀请,希腊佩特雷大学(University of Patras)哲学学院院长Michail Parousis承担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专题课程的教学,姚城副教授担任中方共课教师,共计51位同学参与学习。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South East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人文科学系主任 Des Mooney承担社会工作当代问题研究(Contemporary Issues in Social Work) 专题课程的教学,郝志超副教授担任中方共课教师,共计50位同学参与学习。
在生命伦理学的教学中,Michail教授指出,生命伦理学理论是实践哲学领域下的,应用哲学领域中的一种理论。它是一种对“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这一行动问题,给出不同于道德(Moral)理论解答方式的另一种理论进路。相较于道德理论以个人道德价值约束行动者行动的方式,伦理理论更加侧重于探讨社会或团体所分享的共同价值如何指引行动。将伦理理论应用于对生命问题这一特殊领域的回答构成了生命伦理学。
Michail教授认为,无论是道德理论还是伦理理论,都以追寻某种价值作为基本结构。在生命伦理学中,人格(person)作为生命伦理学价值的最终载体,成为这一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我们通过尊重人格所承载的价值的方式来施行伦理行为。生命伦理学因其所面向的特殊领域,以及其以公共价值作为决策依据的理论进路,使得它需要在抉择中考量不同领域的不同看法。Michail教授简单总结了一般而言需要考量的几个领域,比如代表了事件可能性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代表着欲求的社会领域;以及代表着正当性(right)的法律领域。不同的领域对同样的情况有着迥异的看法,而生命伦理学就需要衡量这些领域的看法,对正确的行为给出伦理学上的判断,并规定前几种理论对不同行为的决策是否可取。
在社会工作当代问题研究的教学中,Des Mooney教授围绕损失/丧亲的理论,身份认同,成瘾等问题,通过大量的课堂讨论、辩论和小组工作,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了中西方当代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Des Mooney教授详细说明了悲伤和丧亲的定义以及不同的学者对悲伤阶段的分类。Des Mooney教授认为当有些悲痛不能得到公开承认、公开哀悼或社会支持时,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对悲伤过程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我们要认识并努力满足那些深陷悲伤情绪却得不到社会承认的人的需求。Des Mooney教授着重强调在正常悲伤(Normal Grief)中,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和生理表现,帮助同学们在课程中对哀伤辅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Des Mooney教授同时也对比讨论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青少年问题的干预,带领同学们对中西方的处理方法以及社会工作者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国别比较。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同学们多次以小组的形式对社会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汇报,对提出的各类社会问题结合课堂中所学的理论进行了分析。
7月14日上午,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2023年度国际课程周迎来尾声,Michail教授和Des Mooney教授分别对各自教学班的同学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表达了高度评价,并肯定了通过专题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国际课程周圆满的完成了所有教学内容。同时,两位教授表达了对再次来到中国,来到西南大学的期待,盼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们进一步交流和学习,同学们也表达了对两位教授的感谢。至此,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2023年度国际课程周圆满结束。
供稿:金钊 麦迪乃·莫拉尼亚孜 供图:谢颖然
审核:郭美云